2024-11-20
產業訊息
碳循環應材PCR材料 企業減碳助力
經濟日報


台灣碳權交易所去年12月22日完成首次碳權交易,在全球淨零趨勢下,「減碳」成為企業管理重要一環,更有不少企業在全球客戶要求下,規畫導入PCR再生材料,卻因此面對選擇產品規格、再生來源規畫、機台設備能否適用等問題,為此,新創團隊碳循環應材(CRAM)串聯集中、回收、處理、再生全流程,開發PCR泛用塑膠、工程塑膠、鋁合金、銅材等材料,幫助客戶順利導入再生材料,無負擔前進國際。

 

碳循環應材是跨領域開發、擁有多項德國TÜV驗證的新創團隊,致力提供企業「可持續性的減碳配方」,開發領域包括PCR塑膠及PCR鋁、銅材料,同時提供完整的生產履歷與碳足跡,盼能為企業ESG永續成效建立扎實的根基。

 

「做好回收,就保證了再生材料80%的品質」,碳循環應材執行長林玄龍表示,碳循環應材依客戶需求,規畫回收來源,並妥善建立每個階段性的管控機制。

 

減碳成效方面,使用100% PCR塑膠的碳排放僅有新料的十分之一,100% PCR鋁材的碳排放甚至是煤電鋁的二十分之一,且物性與穩定度媲美新料,目前碳循環應材的循環金屬已應用在散熱片上,熱傳導與新料一樣傑出。

 

碳循環應材雖是新創團隊,但團隊內有多位深耕循環領域20年以上的專家,執行長林玄龍2011年開始投入TÜV綠色環保材質驗證(ISO14021),2017年通過TÜV碳足跡驗證(ISO14067),目前已開發的品項包含6項PCR塑膠材料(ABS、PC、PPO、PC/ABS、PP、PS),以及3項PCR鋁合金材料(ADC12、6061、6063),協助許多國際客戶在ESG永續獲得佳績。

 

碳循環應材也規畫於2024年正式導入全數位化的PCR生產履歷,以及雲端的碳盤查、碳足跡和CBAM線上中文表單填寫系統,致力打造根基台灣的國際化永續艦隊。